重视!国家卫健委:强化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 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三率”
据媒体消息,7月23日,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指出,近期全国各地发生多起由于精神障碍患者犯病伤人事件,国家卫健委对此高度重视,对于严重精神障碍管理一定要加强三率,一是登记报告率,二是提高治疗率,三是提高规范管理率。
国家卫健委健康规划司司长毛群安表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治疗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后,我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规范管理率、规范治疗率都在不断提升。
但当前公众对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认知率仍比较低。雷正龙指出,我国缺乏对心理健康服务专业性、有效性的认识,这制约了人们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要和利用。为此,本行动提出到2022和2030年,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20%和30%。
社会对严重精神障碍的认识,包括家属、患者本身对疾病的认识还不够,有些不遵医嘱,状况好一点就随便停药了,有些患者容易复发,所以要加强上述“三率”。
由于精神障碍不像癌症、心血管疾病一样有较高的概率会直接导致死亡,所以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国际上,对精神疾病患者以及精神卫生的忽视普遍存在。
截至2016年底,全国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540万例,管理率达88.7%。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数约占在册患者总数的3/4。
精神障碍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分类标准,包括10大类近400种疾病。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心境障碍患病率为4.06%(其中抑郁障碍为3.59%),焦虑障碍患病率为4.98%,高于中国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调查结果。
国家卫健委有关人士指出,有亚急性的残留症状的患者在二级医疗机构经短期的住院处理后,应先回到社区,而不是直接回到家庭。因为社区防治网络强调要在社区设立适合康复患者的各种机构,比如康复公寓,治疗旅店,患者俱乐部,集体公寓,庇护工厂等社区康复机构,并按照社区和人口的分布密度以及本社区的患者人头数来确定相应的机构建设。
延伸阅读
精神障碍
精神障碍指的是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总称。常见的有情感性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等。致病因素有多方面:先天遗传、个性特征及体质因素、器质因素、社会性环境因素等。许多精神障碍患者有妄想、幻觉、错觉、情感障碍、哭笑无常、自言自语、行为怪异、意志减退,绝大多数病人缺乏自知力,不承认自己有病,不主动寻求医生的帮助。常见的精神病有: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障碍、更年期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及各种器质性病变伴发的精神障碍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